北京卫视有个电视栏目,叫《档案》。节目自2009年2月开播以来,以其独特的节目样式、全新的讲述方式、第一手的珍贵档案资料,一直深受观众喜爱。而在上海电视台,也有这样一档栏目,深受广大观众好评。
节目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呢?
昆山企业宣传片表示两档节目共同的定位是纪实,在探索和披露一些事件的真相。遇到一件事情,我们习惯于想知道前因后果,想知道这件事情真实的一面,这就是在不自觉地探寻真相。做披露真相的标题,仍然是满足受众好奇的需求。如下面这几条:“真相来了!白粥、面条不养胃!真正养胃的方法就两个字”
“为何非洲人渴死不挖井,饿死不种地?真相没那么简单!”
“火锅店员工揭底:这几种菜,我们自己都不会吃!”
“黑幕!如何创造速富神话?'微商店店主揭秘月入数万的“秘诀””披露真相的标题制作要领是:
1.考量披露的真相有没有价值披露的真相应该有实用性、知识性或者社会意义。当要披露某件事的真相时,这件事本身已经存在,但对于真相,我们可能思考过,也可能并没有去想过。
例如,对于白粥、面条,我们普遍认为是养胃的。因为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如果身边有人胃口不好时,老人一定会说:“来,胃不好喝点小米粥,再不就吃点面条吧。”
对于“非洲人”这篇,我们也是有认知的,甚至也一直好奇,非洲那么贫穷,他们为什么还不种地呢?而对于“火锅店的菜”“微商赚钱”所说的问题,我们可能就不曾去留意过。
可如果知道了真相,“白粥、面条”这篇内容有实用性,“非洲人”这篇可以让我们长知识,而后面两篇则有社会意义。
2.确定找出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首先要清楚,正常认知并不一定是和真相相悖的。即使是真相验证了认知,也同样有传播价值。
例如百余年前,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率先对黑洞做出预言,从此成为许多科幻电影的灵感源泉。人们普遍认同黑洞是存在的,科学家们则一直在探寻黑洞是否真实存在。2019年4月份的天文大发现终于给出了答案,就是——黑洞真的存在。
我们还是以前面所列的标题为例。
在我们意识中,小米粥、山药、南瓜等就是养胃的。而“白粥、面条”这篇文章逐一分析,zui终得出结论,有些食物容易消化,适于生病时食用,但益于长期“养胃”,而有些食物索性就没有助消化的功用。文章分析出的真相是“白粥、面条不养胃”。
“非洲人”这篇是对人们普遍没有具体认知的问题找到的“真相”:当地人的风俗。接下来的两篇则属于行业起底、喝“黑幕”了,它们讲出的真相是超出人们正常认知的:火锅店员工不吃“颜色不正常的鸭血、泡过的射鱼、白肉红肉能轻易分开的羊肉片、过氧化氢或甲醛浸泡过的假百叶、各种肉丸子、培根香肠等”;而个别月入数万元的店主则ji可能打着“微商”的倪子,做着非法的勾当,警示网友一定认清骗局。
3.选用吸睛的关键词制作标题披露真相的标题有几个常用的关键词:真相、曝光、起底、黑幕、原来是、解密、揭秘等。
只要它们出现,受众就会特别多看两眼。如果你再将一些冲突性元素或者能够吊起受众胃口的元素放到标题里,文章被点击阅读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看“曝光了!售价3980,成本价80,你被坑过吗?”这个标题,你会点进去吗?这个是实打实的产品文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