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时候,有位朋友和我探讨他的一个天马行空的创意。他认为他想做的产品可以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但看不到变现的希望。那次对话之后,朋友并没有去做万能遥控器或者是集成遥控器功能的手机,不过这件事却给我们打开了一个话题:同样的一个产品,只是描述的角度不同,为什么它在人的潜意识中的价值定位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下面让江苏短视频代运营的小编给大家详细介绍下!
1.找到恰好的对标产品
当给这款东西取名叫“万能遥控器”的时候,我们会顺着这个名字进行定位,认定它就是一款“遥控器”,虽然有打电话的功能,但它的对标产品仍然是遥控器。
而遥控器一直是电器的附件,购买电器时附带,给人感觉是免费获取的。
我们已经有了免费的解决方案,为什么还要多付上千元另购一份呢?
但给它取名叫“能操控家里所有电器的手机”时,我们想到的是,它是“手机”,对标的产品自然就是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手机了。手机的价格往往在几有到几千元,而这款手机比较强大,有着集成操控家里电器的功能,不到3000元,太物有所值了!
产品的价值体现来自对标产品。
对标产品应该是同一品类、受众已经熟知其价值的产品。产品选对了对标产品,从而向用户暗示,自己能够解决的是对标产品所能够解决的用户“痛点”,也更容易确立价格体系并为用户接受。
创新型的产品在面世之初,往往更需要通过确定有着类似功能或部分功能的对标产品来确定自身定价,并借用对方所解决的“痛点”来诠释自己的应用场景与价值。例如,微信、超高清数码相机等。
2.发掘用户反馈的深层次信息产品由用户直接使用,他们zui清楚这款产品zui终解决了自己关心的什么问题。注意用户针对产品的反馈,发握其中深层次的信息并不断修正,这是比较被动的方法,但也是找到用户痛点的有效方法之一。
产品经理在设计产品时会调研,但产品对用户需求的满足主要还是建立在产品经理的逻辑推理之上的。只有产品出来,获取到用户的反馈信息才能证实这个产品到底能满足什么需求,满足的程度怎么样。而围绕用户反馈策划撰写的文案才会有更好的转化效果。
3.对比体验,研究竞品的“差评”竞争对手的用户群体和你的是一致的,他们的用户群体的痛点跟你的用户群体的痛点也是一致的。
通过研究用户对竞争对手的体验反馈,可以进一步完善自有产品,提高竞争力,也可以确认自身优势并进行差异化竞争。竞品的“差评”尤其宝贵。
4.发现与“跨界痛点”的结合点在德国,有一个用现有技术跨界满足用户痛点需求的案例。
长期出差的人多数会遇到一件苦恼的事情,就是洗衣服。如果放酒店洗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并且难以掌握卫生状况,而自己手工洗又太麻烦。
2015年,一名叫莉娜·索利斯(Lena Solis)的德国女士发明了一种洗衣机:只有肥皂大小的Dolfi洗衣机,并在网上发起了众筹。
这款洗衣机功力超群,不伤害衣服,不论是与手洗还是与正常洗衣机比,其去清效果都更加显著。
它便于携带,与普通肥皂大小相近,重量只有300g,洗涤各种布料、衣服种类全都不在话下。
它操作简单,你只需要在水盒中放入水和衣服,加入洗衣液,打开Dolfi的开关,将它放进水盒,等30分钟,衣服就洗好了。
而且这种洗涤方法,比普通洗衣机节省80倍的能耗。
是不是很神奇?但其洗衣原理非常简单,只是把许多年前就被利用来洗眼镜、洗牙的超声波技术用到了洗衣服上。有时候,脑筋转个小弯,可能就满足了许多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