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时代

如何设计个人品牌的内容输出

粉时代

个人品牌变现的逻辑与传统生意变现的逻辑恰恰相反,传统生意是先有产品再找客户,个人品牌则是先创作内容,再有粉丝,zui后是变现。传统创业的方法是离职一筹钱一开发产品一找客户一赚钱,打造个人品牌创业的方式是打造知识产品—找到客户一赚钱,一个高风险,一个低风险。你会如何累积粉丝,如何设计个人品牌的输出呢?

第一步,确定客户画像。

找到了精准的、高价值的个人定位后,你需要梳理出清晰的客户画像,把客户的需求、年龄、收入、职业和特点清晰地描述出来。越是了解客户,越能知道客户的需求,也越容易推荐产品。

第二步,确定输出的内容。

输出内容时,不要太过随意,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定位,根据自己知识体系的结构输出内容。一般来说,连续30天这样做就会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如果连续100天有体系、有逻辑地输出内容,你的粉丝就会形成一定的阅读习惯,他们会不断地跟踪阅读这些内容,自然会形成强客户关系。

过去很多做自媒体的人会选择“踏热点”,只要有热点出现,他们就撰写相关的文章。这种在当时能够快速获得粉丝的方式会随着客户红利的消失而逐渐被淘汰。打造个人品牌需要专注到垂直细分领域,围绕着这个细分领域去输出内容,这样客户黏性自然会非常强。

假如你是一名中医,你就不断输出关于中医养生保健的内容,有这类健康需求的客户就会关注你并跟随你的内容。而且当客户决定向医生咨询如何保养身体的时候,你也会成为他们的第一选择。假如你是育儿领域的,你的客户是妈妈们,了解她们的需求并反复输出这一个领域的内容,就能获得妈妈们的长期关注。

当然并不是不能“蹭热点”,“蹭热点”是获得更多关注的技巧。热点与个人品牌的相关性比较大,才能发挥“蹭热点”的作用,能让更多人知道并认可你,而如果只是生搬硬套,粉丝会非常抗拒。

李欣频,一个写了50本书的人,被誉为台湾的“文案天后”,她的广告文案像诗一般优美,影响力大到直接带火了台湾的诚品书店。

她并不是只写专业文案,她还陆陆续续写了自己在几十个国家旅行时的感悟,以及她的生活感悟和情感感悟,如《情欲料理,爱情厨房》《食物恋》《十四堂人生创意课》等。她甚至能把自己购物时讨价还价的过程描述得活灵活现,通过她的文字,你似乎能够看到一个在非洲炎热的集市上疯狂讨价还价的可爱女人的形象。

做个人品牌一定要让自己的品牌有温度。因此在输出内容时,你可以分享健身的感悟,也可以倡导粉丝一起健身,这些是你的生活方式,也是你生活观的一种体现。个人品牌不像产品品牌,产品品牌更多的是讲述产品的优点,而个人品牌一方面是输出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是输出个人价值观。我们更愿意跟一个有温度、有生活的人产生连接,而不会和一个冷冰冰的产品交流。